8月24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安徽创新馆开展现场教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各部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并开展了交流研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创引擎”“创智慧”“创未来”三大主题展区,近距离观摩量子产品、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创新产品,深刻感受安徽省在自主创新上的突出成就和国际创新领域的中国力量。
现场教学结束后,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会在槽郢校区办公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春来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内容。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仁船及部分中层干部结合参观感受和工作实际,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构建具有徽院特色的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学校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能力 ”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理解教育数字化行动的重大意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及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一体贯彻落实。将服务国家及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纳入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加强目标指引。要深化产教融合,搭建赋能平台。充分整合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实践资源,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载体,打破资源壁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支撑。要聚焦团队建设,提升核心能力。以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核心目标,树立“一盘棋”思维,针对性开展跨学科协作训练和前沿技术专题培训,强化成员专业素养与协同意识,着力培育分工明确、协同高效、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骨干队伍,凝聚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要优化人才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引、育、留、用”全链条完善政策体系。既要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也要加强内部培养和梯队建设,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优良成长环境,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评价机制,提升科研效能。健全科技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与成果产出目标导向。实施动态跟踪与精准帮扶,以科学评价倒逼科研质量提升,推进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和技能竞赛,整体提升学校科研创新水平,为安徽“三地一区”建设贡献徽院力量。
(文:孙玉荣;审核:肖凌燕 李莉;责编:刘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