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学校特邀全国劳动模范、汽车零部件领域技术专家李小莉来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匠心课堂”,活动分为专题讲座和实训交流两个环节,近180名师生参与其中。讲座开始前,学校党委书记陈春来,党委副书记、校长丁仁船与李小莉进行了亲切会谈。

讲座中,李小莉以“扎根一线绽匠心·公益路上显担当”为主题,通过自身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价值。她指出,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劳模精神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价值追求,劳动精神是“崇尚劳动、诚实劳动”的立身之本,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执着钻研”的专业坚守,而志愿服务精神则是“甘于奉献、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从普通技术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她用“把平凡岗位当舞台,把专业技能练过硬,用劳动创造价值”的奋斗箴言,鼓励青年学子将四种精神内化为成长坐标,在职业赛道上锤炼本领、追逐梦想,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讲座结束后,李小莉走进学校汽车与智能制造学院实训车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围绕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应用,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拆解专业难点:详解铝合金油箱、储气筒“耐腐蚀性强、轻量化”的技术优势,对比传统铁质部件的行业局限,阐释其在重卡领域的适配逻辑;针对储气筒、驾驶室支架等结构件,聚焦“强度适配、抗震防抖、轻量化设计”等核心技术要求展开深度解析;结合近200L铁油箱、拱型梁、B型梁及支架支脚类零部件,系统讲解其在车辆承载、安全稳定中的关键作用。“零部件的精度误差每缩小1毫米,车辆安全性就提升一分,这就是工匠精神最朴素的体现。”学生们纷纷表示,劳模的奋斗故事直抵人心,专业讲解全是干货,不仅让他们明确了专业学习的重点方向,更坚定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信念。
学校劳模工匠进校园“匠心课堂”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劳模引领、校企协同、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定期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聘任“产业教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举措,让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中,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陈苏/王玙琛;审核:张林;责编:郑雨嫣 刘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