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紫蓬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四楼第三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特邀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勇教授莅临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林主持会议,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会。
备课展示环节中,张珊珊老师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四章进行备课展示,从“‘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力承诺,让六分之一的中国充满电”的真实故事出发,生动阐释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陈晓蓉老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以丰富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将改革创新的时代命题转化为青年可感知的生动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


王勇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备课展示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教学设计与内容深化提出指导建议。他鼓励青年教师应注重科研与教学融合,做到以研促教;二要增强叙事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以真情实感引发学生共鸣;三要聚焦教学重点,在吃透教材逻辑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优化呈现。此外,他还建议青年教师广泛阅读专业期刊,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与运用。会议强调,青年教师要在“深学”上发力,不断夯实理论根基,筑牢学理深度;要在“互促”上用心,持续推动教研融合,促进教学相长;要在“探索”上突破,凝练教学逻辑,提升育人实效。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引,也通过校际专家的精准指导,为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注入了新动能。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支理论扎实、富有活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迈向更高质量。
(文/图:王玙琛;审核:张林;责编:郑雨嫣 刘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