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工作
2023年招生就业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指南,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2023年招生工作,在稳定生源的同时提高质量,为学院奋力实现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技能大学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完成2023年招生录取工作,其中录取2023级新生2600人(安徽2420人,河北110人,四川50人,贵州20人),3+2转段新生48人,计划完成率100%。其中完成新生报到2495人,报到率95.96%。完成3+2转段录取48人,报到46人,报到率95.83%。

在普通高考录取中,学院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较2022年均有提升,生源质量持续向好发展。安徽省普通高考文科最低投档线278分,比上年提高30分,排名提升2.73万名;理科最低投档线359分,比上年提高32分,排名提升1.27万名。2023年8月22日完成学院2023年省内外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工作,共计发放录取通知书2648份。
(一)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显成效
全年发布招生相关推文39篇,从专业优势、学科竞赛、升学及就业等方面详细介绍学院情况,深受学生好评,累计点击阅读量十一万余次。拍摄完成6个招生宣传片,增加考生及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学院官网及公众号截图
在省内知名纸媒上刊登学校招生信息。通过抖音、微信、QQ、小红书等途径进行宣传,思路新颖、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宣传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开通10部热线咨询电话,解答考生咨询2万余次。30余位专业老师、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参与线上招生直播,“直播逛校园”单场观看点赞量破万。

高考招生直播实况

直播观看数据
28位专业老师、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奔赴淮北、亳州、贵州和河北等30多个省内外地市,通过专题报告会、集中宣讲、家长考生面对面咨询等形式进行暖心线下宣传,累计发放材料4万余份,招生宣传品1万余份,服务100多所学校和数万名考生及家长。

线下宣传实况图
(二)多渠道多途径拓展稳生源
与亳州幼儿师范学校、安徽建设学校、舒城职业学校3所中职学校进行三二分段制联合培养,审批通过350个招生计划,并成功申报砀山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校区和舒城职业学校中职校区;录取新生分别来自安徽、河北、四川、贵州4省,其中安徽省录取2400人,占比93.08%。

积极对接优质生源学校
二、就业工作
2023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不断完善“六个一”就业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坚持“一把手”统筹,构建全员促就业工作格局
成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
出台多个制度文件,实施就业数据日报、周报制度,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就业工作流程。


院领导多次协调推进就业工作
(二)坚持“一条线”贯通,突出全过程就业育人实效
突出实效,坚持立德树人“一条线”。紧扣“立德树人”这条主线,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教育引导毕业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组织各系共5名老师参加2023年全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培育就业意识,打造就业育人大课堂。以赛促就,组织第十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参加省半决赛等。

丁仁船院长参加学生座谈

组织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两位同学分别荣获大赛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高职组省级三等奖
(三)坚持“一盘棋”联动,打造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
访企拓岗,走好校企合作“一条路”。配合完成访企拓岗调度、系统统计通报工作,全年完成161家访企任务。
对接专场,拓展省外市场。对接省教育厅,组织17名学生参加京西宾馆专场招工,组织6名师生赴义乌参加“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义乌站(电商专场)暨中国义乌电商人才节活动”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陈春来,党委副书记、院长丁仁船带队赴世界500强及省属国企调研

学院组织参加义乌电商人才节活动及京西宾馆专场招工
(四)坚持“一体化”推进,优化全覆盖就业资源平台
线上线下,建好校园招聘主渠道。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积极举办全校综合性的大型招聘会,分学科、分校区的中型招聘会,用人单位小型专场宣讲会等,
“五位一体”,构建岗位推荐“云平台”。用好“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和“国聘行动”等渠道精准匹配岗位,组织好线上招聘活动,向毕业生推介就业指导和求职信息。


(五)坚定“一颗心”精准帮扶,扶困更扶智
精准帮扶,暖心服务有温度。围绕2023届毕业生182名困难毕业生,学院制定了帮扶方案,建立了“一生一档”“一人一策”的帮扶台账,及时掌握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进展。
鱼渔兼授,扶困更扶智。2024届共227名困难毕业生成功申领求职创业补贴。组织12名2024届困难毕业生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集中参加宏志助航计划培训,增进求职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六)坚持“一个中心”服务本地经济,严守统计底线
严肃纪律底线,把好就业统计关。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底线,把好就业统计、核查关。制定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方案》。2023届毕业生共开展了9轮次就业统计核查,顺利完成教育厅到校核查,组织院系互查,累计处理了1000余次退学和延毕信息,就业战线服务不掉线,确保了信息准确,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毕业生就业核查
留皖兴肥,聚焦服务本地经济“一个中心”。引导毕业生把握机遇,积极投身“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吸引更多毕业生留皖留肥就业创业,努力为合肥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提供人才支持,为本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学院2023届毕业生3244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毕业生2376人,社会扩招毕业生868人。2023届毕业生就业系统人数3128人,落实毕业去向2271人,其中升学103人,入伍65人,自主创业112人,学院最终就业率94.37%,毕业生留皖率76.78%,就业局面总体稳定。
2024年,招生就业办公室将继续做好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稳扎稳打,高质量完成招生工作,努力录取优质生源;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对口就业率,立足合肥,服务安徽,为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文/图:沈景扬 刘雅晴 付寒艳;审核:惠光伦;责编:沈景扬 孙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