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融入思政课 文化传承育新人

日期:2024/06/11 来源: 阅读次数:

报道链接:http://ah.people.com.cn/n2/2024/0611/c358324-40875164.html

https://www.ahtv.cn/pindao/ahgg/xwdyx/split/2024-06-07/sRVbon2nkgtZ7Y2t.html

非遗润人心,文化共传承。当非遗走进校园,与思政课相邂逅,又会碰出怎么样的火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师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打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理有实”的思政课,学院邀请八位具有徽州特色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搭展台、秀绝活,并同步开展非遗知识讲座,通过“零距离”学艺,沉浸式体验,广大师生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

有声有色,探寻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羽扇”的学生罗琴不自觉地吟咏出了宋代文豪苏轼的词句。近日,在学院“乐享非遗 传承经典”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羽扇、烙画、泥塑、糖画、船模制作等非遗元素纷纷被搬进了校园,展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当非遗走进思政课,同学们瞬间被吸引过来,现场精彩纷呈、气氛火热。一场关于思政课和非遗互融共进的盛宴缓缓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葫芦烙画、徽帮裁缝、庐州泥塑、庐阳糖画等八位非遗传承人,向师生们展示了他们的非遗项目和技艺,与师生们分享了他们的非遗故事。“要注意手法,精心打磨、用心体会,才能做出上好的工艺品”,非遗传承人用质朴的语言,现场指导同学们参与非遗产品的制作。作为第一次接触非遗技艺的学生,学院物流系2023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李宇宸表示:“真的是大开眼界,看到了很多家乡的非遗项目,不仅做工精美,而且生动传神,直击我的心灵。”

为加深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知,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胡迟为师生们开展了专题知识讲座。胡老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非遗普查成果和非遗保护的主要工作,分类保护示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她带领大家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师生们的文化认同感,并呼吁大家要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非遗技艺的时代责任。

用心用力,感应思政大课的人文脉搏

此次“乐享非遗 传承经典”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学院立足当下思政课教学,围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着眼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思路开展的特色思政大课。通过将非遗请进来,让更多青年学生真真切切的参与其中,既能身临其境体验非遗技艺的精彩和魅力,更加认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思政课的力量根基,让青年学子感应到了思政课程的人文脉搏。

早在规划本次活动之初,学院思政课老师们就铆足了劲要给全校学生设计一场生动、深刻的思政课。老师们表示,从选题策划到内容设计再到场地布置,都凸显了文化育人的理念,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场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一尊尊生动的泥塑、一张张典雅的水印花笺,鲜活地呈现在师生面前,这些非遗技艺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独特禀赋和精神力量。师生们在参观、聆听、体验和制作中感受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因子,感受着世世代代中国人传承技艺的艰辛历程和工匠精神,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走深走实,培育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这场别具特色的思政大课仅仅是学院思政课铸魂育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让思政课更 “接地气”、更“有温度”,学院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如开展“古诗词里学思政”导学活动、“时事播报员”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安徽电视台映山红公益项目、参加学院老教师荣休仪式、开展致敬学院劳动者活动、参观“淠史杭主题展”,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快闪、21天读书打卡等活动,不断提升育人实效;通过在安徽博物院、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资源;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等活动为学生感受、讲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提供展示平台,学院学子更是在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

用好思政的“盐”,才能讲出真理的“味”。学院通过系统谋划,多维联动,将各项举措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图:袁琳;审核:肖凌燕;责编:刘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