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徽商职业学院直属第三党支部走进大包干发源地小井庄,在学思行中重温党史、感悟初心,用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实践创造鼓舞斗志、坚定信念、启迪智慧。
人间六月,江淮葱茏,乡村如画。从肥西县山南镇政府向西南方向行约1公里,便来到位于小井庄村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在这幢徽派建筑的背后,一间破旧的茅草房格外醒目。茅草房的正前方有一座名为《破茧》的雕塑,寓意着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光荣历史。

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小井庄纪念馆的建立,就是为了再现肥西农民冲破禁区、锐意改革的艰辛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农村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再铸辉煌。
纪念馆内,支部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第三支部书记周永清同志说:“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实践教育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敢想敢干、锐意创新得来的。我们要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据悉,今年以来,徽商职业学院第三党支部结合业务职能、紧扣育人中心、强化实践导向,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了“党支部牵动、多部门互动、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格局,不断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凝聚思想,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在立德树人、服务师生中办实事,开新局,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直属第三党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