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探访仁里古村:在烟火气中读懂徽商精神的文化密码——“徽韵绩溪”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二)

日期:2025/07/29 来源: 阅读次数:

循着徽商精神的脉络,马克思主义学院“徽韵绩溪”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绩溪仁里古村除了探访古码头的历史回望,更深入了解古村文化肌理:在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中感受“仁义礼智信”的淳朴民风,在热心村民的讲解中破译徽商文化的密码,更在中国名村志馆与程开甲将军祖居中体验古今精神的共鸣。

仁里村作为千年徽商古村,“仁义”二字早已融入村落的基因。实践队刚走进村口,就遇到了主动上前引路的村民胡大叔。“我们村讲究‘里仁为美’,来的都是客。”胡大叔的热情,正是古村淳朴民风的生动注脚。漫步村中,墙上镌刻的“乡约”“族规”仍清晰可辨,“和睦邻里”“勤俭持家”“诚信为本”等条文,与家家户户堂屋悬挂的“家训”“庭训”相映成趣——这些流传百年的规矩,既是对族人的行为约束,更是徽商“以义取利”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一位队员在记录时感慨:“徽商能立足百年,靠的不仅是经商智慧,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仁义礼智信’。”

在胡大叔的讲解中,古村的一砖一瓦都成了“活教材”。走到一处墙角,他指着被特意削去棱角的砖石说:“这叫‘拐弯抹角’,不光是怕行人磕碰,更提醒咱做人要懂谦让,留余地。”而房屋内的摆设更藏着讲究:“你看这东头摆瓶、西头放镜,中间再摆座钟,合起来是‘终身平静’,盼着家人平安顺遂;还有这八仙桌,四角方正,寓意好男儿要‘志在四方’,像老辈徽商那样走出去闯天下。”从建筑细节到生活智慧,队员们在“接地气”的解说中,读懂了徽商文化“藏礼于器”的巧妙。

随后,实践队参观了村里的中国名村志馆。馆内系统梳理了仁里村的发展脉络,从徽商聚集的水陆码头到文风鼎盛的古村落,泛黄的契约、旧时的商票、记载族规的古籍,让“仁义”文化有了更具体的载体。而在程开甲将军祖居,队员们则感受到另一种精神传承:作为“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的家国情怀与徽商“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一脉相承。祖居内的一方书屋,既是对家族后人“耕读传家”的期许,也印证了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化传统。

离开时,夕阳为古村染上暖意。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仁里之行,让“徽商精神”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文化脉搏——它藏在村民的热情里,刻在建筑的细节中,写在代代相传的家训里。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在绩溪的土地上探寻,让更多徽商文化中的精神财富被看见、被传承。

(文/图:张林/叶金丽 ;责编:陈苏 刘家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