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物流系党总支主动将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思想,把“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检验,不定期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网络调研,建立了师生关切问题会办会机制,聚焦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物流系党员干部开展了系列“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员工的“急难愁盼”问题26件,使物流系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实实在在的提升,让物流系师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果,努力开创物流系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准 备
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是温暖人心的育人力量。长期以来,物流系党总支高度重视残疾学生关心关爱工作,每年分类招生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都第一时间组建各班级QQ群,组织各新生班辅导员通过电话、网络、实地走访等开展残疾学生摸排工作,全面掌握残疾学生及其家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了解残疾学生的需求,在新生报到前将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向学院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制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帮扶方案,为物流系身体“有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友爱”保障,营造团结、友爱、互助、融合的良好氛围。
缘 起
物流系2021级新生小敏(化名)同学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小村庄,家中还有一位姐姐。她自幼二级肢体残疾,母亲从她读小学时便背着她去上学,在生活上对她悉心照顾。即使是身体上有所不便,自理能力稍差,也没有阻碍小敏求学的愿望。春去秋来,她从不缺课、迟到、早退。9月是丰收的季节,经过刻苦学习,她如愿考取了大学,成为了徽商职业学院物流系2021级大一新生中的一员。9月是希望的开始,小敏在妈妈的陪同下如期来到徽商职业学院紫蓬校区报到。
“请问,你是物流系小敏同学吗?我是你的辅导员朱老师。”这是物流系党总支为小敏同学精心准备的“贴心”服务——按照物流系党总支的安排,小敏班级辅导员很早就等候在了合肥高铁南站出站口,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候,顺利在出站口与小敏实现了“手牵手”。在履行防疫措施后,辅导员带着小敏和其母亲直接驱车前往徽商职业学院紫蓬校区。打开车门,四名志愿者主动走上前,分别扛起了小敏的行李,并将小敏搀扶至新生报到大厅休息。辅导员则拿起小敏提供的所有报到材料,为小敏“一站式”办理了所有报到手续。至此,小敏同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徽商职业学院物流人。
筑 “家”
“老师,我的寝室在哪?我的寝室有几位同学?……”小敏不停地询问着她的即将迎来的校园生活。物流系党总支负责人、团总支负责人和学管干事分别向小敏和其母亲详细介绍了校园生活点滴,并陪同她们前往了另一个“家”。看到这个“家”,小敏和其母亲流下了炽热的眼泪,一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的说着“谢谢!”。原来,这是物流系党总支根据前期摸排了解到的小敏母亲需要陪读的需求,积极与学院学生处、总务处等相关部门沟通,并在以上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校园内单独为小敏和其母亲清理出了一个房间,并为她们安装了空调,购置了生活必需品,搬移了房间内的高低床,配备了独立的单床。房间虽然不大,但是却功能齐全,方便了小敏母亲对小敏的日常照顾,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承载着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此外,为了解决小敏母亲陪读期间生活来源问题,物流系党总支在学院总务处的协助下,帮小敏的母亲在校园内找了一份兼职工作。
持 续
肢体上的残疾带给小敏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孤寂,但学院和物流系的温暖怀抱让小敏重获自信与感恩,逐渐唤醒了小敏对未来的期望。小敏同学的求学故事牵动着物流系每一位师生的心。虽然才相识几日,但小敏班级同学已经组成了志愿服务队,分配了任务和职责,每天派出三名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小敏;辅导员经常与其谈心谈话,给予她精神上的鼓励及物质上的帮助;系党团负责人时常关心看望,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让小敏和其母亲深切感受到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度。“衷心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正是因为大家,才让我能够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安心学习,学习过程和日常行动变得不再艰难,我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这让我觉得生活更有乐趣了”,小敏笑了,笑得很开心。
物流系党总支将以党史学习教育、师德专题学习教育及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为契机,强化“我为师生办实事”举措,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狠抓落实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政治引领,真心实意解决学生所盼,持续推进对残疾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对残疾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过程育人;建立物流系残疾学生台账,整体掌握和再次全面摸排系部所有残疾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开展残疾学生常态化访谈,了解其学习生活阶段性需求;系团总支学生干部牵头,班级同学自愿结对,携手共进步、朋辈促成长,对残疾学生持续进行学业关注、心理关爱、生活帮扶,用心为身体“有碍”学生撑起“友爱”人生。
(物流系党总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