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处在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学院“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服务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处聚焦学生服务管理主责主业,坚持“四个一”,扎实开展学生工作,通过党建引领融合业务拓展、制度规范提升治理效能、平台联建融通育人协同、品牌打造融汇育人合力,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育人理念、开拓创新提升工作能力、砥砺奋进提高育人水平、踔厉奋发真抓育人实效,为学院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夯基垒台、保驾护航。
一、一种鲜明底色:坚持红色旗帜高高飘扬
坚持党建引领抓牢抓严,推进党建融合业务有序拓展。学生处始终坚持党建领航,以党建推动部门内涵式发展。坚持以“四以四为”为思路,推进党建融合业务有延伸。(一)以“四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全过程,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作为唯一标准和统一要求,不断垒固学生处党支部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第一议题”学习13次,“集中学习”26次,坚持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做到思想认识与时俱进,道德修养律己及人,业务能力精进提升,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服务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蕴藏其中的立场观点看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推进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四)以党建融合为方向,将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上来,集聚思想伟力、理论魅力、实践魄力、创新动力,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永葆战斗力。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转变工作作风求实效,以党支部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推动部门工作内涵发展跃上新台阶。

红色领航:党建融合推动部门内涵发展
二、一个笃定方向:坚持制度建设保驾护航
坚持制度建设织紧织密,推进精细管理落实有保障。(一)修订完善第十一版《学生手册》。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主线,跟进新思想,明确新要求,优化新规范,围绕新目标,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奋发新阶段。激励与约束并重,外压与内修合塑,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好青年。(二)协同治理攻坚克难,创新实践“三全育人”。优化学工例会制度,开展学生工作会议14次,编发处室函58件,通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协同攻坚,开创“三全育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学生服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三)密切密联师生互动,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坚持“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四下基层”落实落细,坚持请进来座谈,走下去问策,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常态化深入学生课堂宿舍食堂,把准学生服务管理新形势新挑战新规律。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实践创新,建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开辟学生问题学生解、学生矛盾学生化的新通道新路径。(四)数字赋能便民利民,精细管理提质增效。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以辅导猫、第二课堂等平台为载体,优化学生查寝、请销假等工作流程,以“六个一”为切入口,丰富学生校园活动,以创新科技打通学生管理精细化管理“毛细血管”堵点塞点。

制度建设:推进学生管理规范化
三、一种育人理念:坚持协同育人同频共振
平台联建互联互通,推进五育并举效能有提升。学生处聚焦学生管理、心理健康、资助管理主责主业,积极推进思政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五育协同,通过平台联建共融,推进育人效能提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大思政”理念,积极构建“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积极融合“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育人功能。以“四个强化”为发力点,推动五育并举同频共振。(一)强化思政统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思政导向,利用“今日校园”“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月”、新生入学教育、节假日安全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说诊改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月、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以思政统领五育协同。(二)强化双轮驱动。突出“线上线下”双重保障,在学生管理方面,既有“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线下服务,又有辅导猫、第二课堂等线上渠道;在心理健康方面,既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实体载体,又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团体心理活动管理系统等线上平台;在资助管理上,学院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紧密联系。(三)强化立体服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治理闭环,强化过程育人管理,服务管理事前端口前移、预防为先、防患于未然,事中贯彻执行、过程追踪、责任落到人,事后选优树典、宣传报道、育人有效果。(四)强化精细管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扎实做好学生管理、心理健康、资助管理“一生一策”订单式服务,切实解决每一位学生关乎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协同育人:思政统领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活动

四、一个综合平台:推进品牌培育功能拓展
坚持品牌打造聚力攻坚,推进十育协同融合有抓手。学生处一体化推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设计、规范推进,推动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下沉学院各级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到学生中间,积极推进十育融合。(一)积极推进“四地建设”。努力把“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学生的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二)积极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努力把“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集中办事中心、信息双向获取中心、解决问题中心、助力学生成长中心。(三)积极推进“1+N”平台建设。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推进“1+N”社区功能延伸和拓展,诸如推进建设学生发展中心、辅导员工作室等。(四)积极推进“十育融合”建设。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基础上,助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组织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十育融合。

平台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一体谋划“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系统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依据《徽商职业学院辅导员“双线”晋升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徽商职业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徽商职业学院辅导员考核办法》《徽商职业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津贴发放实施细则》,推进《徽商职业学院校外辅导员选聘办法》落地见效,用好辅导员“挑两端”“守阵地”角色,抓实辅导员“桥头堡”“传动轴”作用,从辅导员选聘录用、培训发展、考核评价、晋升评定等方面全面发力下足功夫。以“四以四促”为抓手,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以进促优,不断优化专兼职辅导员结构。选优配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高标准严要求新进6名专职辅导员,选聘36名优秀教师担任2023级新生辅导员。(二)以训促精,不断夯实辅导员培训制度化常态化。积极组织40名专兼职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能力培训班,积极组织62名辅导员和学工老师参加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不断精进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以赛促学,不断营造辅导员队伍学先进争先进的风气氛围。积极组织学院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大力支持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以“最美辅导员”引领选优树典标榜先进新风尚。(四)以评促改,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育人效能。严格依照学院辅导员考核办法,依托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查摆问题、整治整改,补短板强弱项弥不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辅导员队伍建设部分规范性文件

辅导员能力建设部分培训示例
回首2023,学生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奋进,积极投身学院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学生管理工作,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任务。展望2024,学生处将继续围绕学院重点工作,服务大局,稳中求进,立破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履职尽责,扮执行者、当行动派、做实干家,矢志不渝以改革促发展,用创新添动力,推进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学生服务以人为本再拔新高度,协同育人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
(文/图:张成杨;审核:车朝祥 许花;责编:张成杨 孙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