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学生处(团委):岁聿云暮望来路 团学育人启新程

日期:2025/02/10 来源: 阅读次数:

2024年是学院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省国资委的精心指导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生处与团委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一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及教育的重要论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年,学院学生工作以“123410”工作思路为框架,聚焦主业、服务大局、深化改革、推进立德树人,实现了学院团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跨越。

筑基前行,再攀高峰,年度佳绩璀璨夺目

团学工作焕发勃勃生机:学院成功召开了共青团徽商职业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和学生会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带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学院事务,为学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这一举措不仅为学院青年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

学生社区管理成就斐然学院荣获安徽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B级评级,这充分展示了学院在学生社区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学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文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

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学院在西部计划、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比赛、“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学院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学生首次荣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优秀队员”称号

育人质量再上新的高度学院在“挑战杯”、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主题演讲大赛、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赛事中荣获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彰显了学院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交流合作获得更多空间:学院与安徽建筑大学等单位达成了共建协议,拓展了学院的发展空间。学院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共建了13个实践基地与1个红色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平台。

社会公益彰显责任担当:学院荣获了“安徽省2024年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入围奖”等荣誉,体现了学院师生在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方面的积极贡献。学院通过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正能量。

育心铸魂,三全并举,团学工作铸就辉煌

聚焦三全育人,铸就大思政格局学院聚焦三全育人,深挖团学内涵,推进五育并举,铸就大思政格局。通过整合党建、思想浸润、成长实践及徽院文化,学院打造特色大思政育人模式,全方位融入学生生活,通过入学、校史、毕业等关键节点活动,如“知校融校”“荣校爱校”“离校感恩”,强化归属感与责任感。

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确保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学院党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生工作,为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思想浸润: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思政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院团委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徽院文化:挖掘和传承徽商文化,打造具有徽商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学院通过举办徽商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徽商文化,传承和弘扬徽商精神。

实施“两知三会一课”策略,深化团建教育:学院依托社会实践,实施“两知三会一课”策略,即知道党的理论、知道党的历史,会学习、会实践、会创新,上好思政课。这一策略的实施,深化了团建教育的价值,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思政育人:学院团委坚定“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信念不动摇,切实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思政课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院团委还组织学生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组织育人:学院团委秉承“以人为本,服务青年”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组织体系改革,积极优化团学组织架构,全面覆盖并精准服务各类学生群体。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学生会组织、加强学生社团管理等措施,学院团委构建了以共青团为主导的团学组织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育人: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引领主题文艺创作潮流,大力推进文体融合,为宣传教育注入新活力。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同时,学院团委还围绕传统节日等时机,策划了一系列创意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实践育人:学院团委始终秉持“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通过规范制度化、全面信息化、动员广泛化、实践项目化等措施,学院团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自我。同时,学院团委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创新育人路径,构建了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生活服务等“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机制。该机制聚焦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四大维度,通过网络化管理,将思政工作、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紧密融合。

筑牢立德树人之本,为了将思政文化育人工作延伸至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院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内涵,还使得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实现了育人的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

筑牢校园安全之石,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借助大数据赋能平台,学院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效率,确保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同时,智慧学工管理系统的搭建,实现了PC端与手机端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提高了管理效能。

筑牢学生服务之基,学院通过学风建设月活动、学风督查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日常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学院还不断完善资助体系,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常学习与生活。2024年度,在校参保学生数量的大幅提升,正是学院对学生健康成长深切关怀的生动体现。

筑牢心理健康之网,学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搭建心理队伍交流平台,完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通过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院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扎实推进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筑牢成长成才之梯,学院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的动态管理,精准施策,完成了学生奖助贷勤补免等各类工作。2024年度,学院共计发放资助金近千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回首过去一年,学生处与团委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坚定信念,共筑梦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不懈奋斗。

(文/图:郭岩崑;审核:刘浩冉;责编:孙玉荣)